本页是<沈阳于家房九年一贯制学校>介绍页面,非官方站点,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

沈阳于家房九年一贯制学校

阅读:5 页面更新时间:2016-07-02 21:27
单位介绍

于家房九年一贯制学校位于沈城西南120公里的偏僻乡村,是一所普通农村学校,原校创建于1958年,新校成立于2007年1月。现规模是54个教学班,168名教职工,2008名学生,校园占地52914平方米,建筑面积1.9万平方米。整个校园划分为五个区域:一、教学区;二、活动区;三、园林美化区;四、生活区;五、生产实验区。

教学区内建有教学楼两栋、办公楼一栋,装备54个普通教室,五个实验室,语音室、微机室、多媒体室六个现代化教室,以及图书馆、阅览室、档案室、科技室,德育展室、体音美专用教室和成教中心。各室(馆)设施完善,配备先进,使用效率高,其中学校图书馆藏书2万余册,1997年被评为沈阳市一级图书馆。活动区由现代化风雨操场、灯光球场和兴趣小组活动室组成。园林美化区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,工艺塑雕栩栩如生,假山喷泉交相辉映,花草树木郁郁葱葱,三季有花,四季常青,多年来被沈阳市政府命名为“花园式学校示范单位”。生活区建有能够满足2000名师生就餐的食堂和能满足400人住宿的宿舍。生产实验区占地25亩(全部在校园内),其中水稻良种繁育区19亩,立体养殖场6亩(含猪场、禽舍、渔池),学农基地规划科学,设施完备,管理到位,很好地发挥了“美化、服务、育人、示范、创收”的功能,学校多次被省、市评为“勤工俭学先进单位”、“中小学劳技、劳动教育先进单位”、“实施燎原计划先进单位”。

1、办学思想:

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全面贯彻教育方针,全面实施素质教育,以人为本,面向全体,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,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。

2、办学目标:

(1)打好基础,提高素质,努力把学校建设成社会主义人才培养基地。

(2)坚持社会主义方向,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农村精神文明示范基地。

(3)努力探索,敢于创新,努力把学校建设成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基地。

(4)坚持教学与科学实验相结合,努力把学校建设成生产劳动实践基地。

(5)发挥优势,服务“三农”,努力把学校建设成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基地。

3、培养目标:

“六会”,即学会做人,学会求知,学会生活,学会健体,学会审美,学会创造。

4、发展目标:

的办学条件,的教师队伍,的学校管理,的教育质量。

5、办学特色:

理论教师实践化,学生素质综合化,学校管理科学化,基地建设实用化,办学功能多元化。

6、办学思路:

以法育为首,以教学为中心,以科研为先导,以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重点,“五育”并举,全面发展;“三教统筹”,为上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,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。

自“八五”以来,我校开始实施“农村初中教育综合改革”,在教育改革实践中,勇于探索,锐意进取,不断拓宽学校办学功能,努力提高办学效益,走出了一条“农村初中教育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”的办学新路,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,坚持教学为“三农”服务的思想定位。实行改革劳技课教学的方式,加大文化课课堂教学渗透初级职业技术的力度,实现了升学的学生有基础,回乡务农的学生有技能的办学目标。我们创立的“课堂讲理论,校园搞实践,家庭搞应用,社会搞推广”的教改模式,为农村初中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了比较科学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示范,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辟了有益的途径。我校每年升学率都在60%以上,在我县农村初中一直名列前茅,不能升入上级学校的毕业生,相当一部分已成为当地农村致富的典型或走上村镇领导岗位。学校多次被省、市、县评为“教学改革先进单位”、“教学管理先进单位”。我校的办学模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上级的一致好评。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、王明达亲临视察并题词称赞:“于家房初中的办学经验为农村教育改革树立了榜样”。

“八五”期间学校被国家教委评为“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单位”;被团中央、国家教委、中国科协评为“全国中学实践教育先进单位”;“九五”期间被教育部评为“全国劳动技术(劳动)先进学校”;被辽宁省政府命名为“辽宁省模范学校”;被辽宁省教委命名为首批办好的“农村示范初中”;“十五”期间被评为“辽宁省依法制校先进单位”;多年来一直被省政府评为“文明单位”。

免责声明:
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。
如涉及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30日内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

单位资料